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地质学家们在湖相碳酸盐岩勘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银额盆地白垩系和柴达木盆地渐新统(E23)等4个典型的湖相碳酸盐岩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储集层特征、烃源岩生烃能力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普遍较为致密,以纳米—微米级储集空间为主,包括白云石晶间孔、生物体腔孔和堆积孔、微裂缝系统及其溶蚀扩大孔。咸化环境有利于白云石化作用,可改善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能力,但绝大多数渗透率小于0.1 mD。②湖相碳酸盐岩既有储集能力,又可作为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不高,且成熟度普遍较低,但源岩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可在低熟阶段大量生排烃,具有较高的液态烃产率。③油气藏多具有“初期产量高—产量大幅下降—长期低产稳产”的产量特征,为典型“裂缝—孔隙型”油气藏。裂缝网络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成藏、现今的油气开采过程中均提供运移通道作用。④油气藏为“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常与邻区的常规油气藏共同组成区域性油气田群。该研究成果为重新评价湖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中国陆相湖盆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综述
致密油
源储压差
甜点区
微-纳米孔
陆相湖盆
中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碳酸盐岩
油气藏
海相
古生界
中国
再论中国陆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中国陆上
海相碳酸盐岩
深层
烃源灶
规模储集层
资源潜力
勘探前景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聚集带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油气聚集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陆相湖盆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成藏条件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白云石晶间孔 可溶有机质 低丰度—低熟 “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 成藏模式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6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88.24+5,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0.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湖相碳酸盐岩
白云石晶间孔
可溶有机质
低丰度—低熟
“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
成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