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治理工程为依托,阐述了针对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后地下洞室在堰塞湖泄流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洞室塌腔部位存在的倒悬危岩体分布、穹顶裂隙发育、余震掉块等问题,为保证施工安全,通过采取加强安全监测(三维激光扫描及全自动测量机器人进行局部和整体的变形测量)、先易后难的分区分块施工布置、"蚕食化"排危支护方式等一系列技术和安全措施对地震塌腔壁进行处理的过程,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完成了地震塌腔壁的支护施工,推进了灾后重建整治工程的建设.
推荐文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洞室施工安全预警指标
地下洞室
安全预警指标
数值模拟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质量控制
铁路既有线
顶进涵
关键技术
安全质量控制
现浇无梁楼盖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的探讨
现浇无梁楼盖
施工质量
安全控制
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
长大隧道
复杂地下工程
通风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震损地区地下洞室塌腔区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控制
来源期刊 四川水力发电 学科
关键词 地震塌腔 危岩体 蚕食法 三维激光 全自动测量机器人 变形监测 锚喷支护 红石岩堰塞湖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水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7|TV52|TV554|TV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184.2021.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塌腔
危岩体
蚕食法
三维激光
全自动测量机器人
变形监测
锚喷支护
红石岩堰塞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水力发电
双月刊
1001-2184
51-1150/TV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北路1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6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