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免疫缺陷宿主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上少见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和逐渐增多,病原性念珠菌的精准检测和鉴定在临床中越来越受重视.除了传统的直接镜检和培养外,依赖于生理学特性而发展的商品化的鉴定方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基于念珠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基因扩增和测序、实时定量PCR、mNGS、MALDI-TOF-MS等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性念珠菌的手段;需引起注意的是,T2 Candida系统被批准在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显示出病原真菌学与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交叉与融合.有关病原性念珠菌检测和鉴定方面的这一系列进展,对我国病原真菌学的研究及相关的转化与研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
推荐文章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原性酵母菌鉴定的研究
念珠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属
培养基
都柏林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的实验室鉴别进展
都柏林念珠菌
白念珠菌
鉴别
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
生物膜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原性念珠菌规范化检测的进展及其对生物医学转化的启示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转化 学科
关键词 病原性念珠菌 诊断 鉴定 表型 分子技术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446.5|R75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原性念珠菌
诊断
鉴定
表型
分子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转化
季刊
2096-8965
62-1218/R
甘肃省兰州市萃英门82号兰大二院行政楼1号楼205期刊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