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以安庆市集贤关一处高陡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裂隙岩体内春夏秋冬四季4m深度范围内的温度与相对湿度监测数据,通过研究裂隙岩体内的水热运移和相对湿度过饱和频率的变化特征,对凝结水形成区域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裂隙岩体内水汽过饱和频率沿水汽运移方向逐渐增加;夏季裂隙岩体内由浅到深依次为水汽欠饱和带、近饱和带、过饱和带,凝结水主要形成于深部,秋冬两季依次为水汽欠饱和带、过饱和带、近饱和带和欠饱和带,凝结水主要形成于浅部,春季依次为水汽欠饱和带、近饱和带和过饱和带,凝结水形成区域的分布范围较大。
推荐文章
裂隙岩体内凝结水时空分布规律——以宜阳锦屏山为例
裂隙岩体
凝结水
时空分布规律
锦屏山
裂隙岩体内凝结水时空分布规律——以宜阳锦屏山为例
裂隙岩体
凝结水
时空分布规律
锦屏山
生物结皮影响下沙漠土壤表面凝结水的形成与变化特征
凝结水
藻结皮
地衣结皮
苔藓结皮
裸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边坡裂隙岩体内凝结水形成区域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边坡裂隙岩体 凝结水 形成区域 集贤关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7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1.1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0.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坡裂隙岩体
凝结水
形成区域
集贤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