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利用通用气候系统模式CCSM4的输出结果驱动区域气候模式WRF3.5版本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评估了动力降尺度对青藏高原降水和蒸发的模拟能力,然后结合准熵平衡后向轨迹追踪法(QIBT)研究了CCSM4和WRF模拟的1982-2005年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给出了青藏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降水再循环率。结果表明:相比于驱动数据,动力降尺度模拟能更好地再现青藏高原降水和蒸发的空间分布特征;WRF模拟的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为32%,表明青藏高原降水主要来源于外部输送水汽的贡献,青藏高原南部流域表现出湿季低、干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而青藏高原北部流域则表现出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相比于驱动数据,WRF能够更精细地呈现青藏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青藏高原草地、灌木和稀疏植被的降水再循环率较高。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温度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
气象学
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
气温
降水量
极端气温
近21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
青藏高原
植被覆盖
遥感
GIMMS
青藏高原近40年的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分析
青藏高原
降水变化
突变
水汽输送
近40年青藏高原植被动态变化对水热条件的响应
青藏高原
植被动态
水热条件
驱动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82—2005年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的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再循环率 动力降尺度 CCSM WRF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0.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降水再循环率
动力降尺度
CCSM
WRF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