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土壤理化性质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力,揭示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关系是当前生态学和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大小胡杨树冠下少有植物生长的区域,测定距离树干不同位置(距离大胡杨树干0-3m和3-6m,距离小胡杨树干0-3m,以及距离大小胡杨树干至少9m以上;分别简写为DB0-3m,DB3-6m,DS0-3m和CK)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之后运用微生物群落组间差异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胡杨树冠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4个采样位置,细根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总盐均在DB0-3m最高,DB3-6m居中,DS0-3m和CK的含量最低(DB0-3m≥DB3-6m≥DS0-3m≥CK)(P<0.05)。DB0-3m的这些理化性质的含量分别是DS0-3m的3.97、1.13、3.71、3.03、1.49和1.95倍;相反,土壤容重在4个采样位置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2)纲水平上,丰度排名前十的细菌和真菌分布组成在4个采样位置明显不同。细菌方面,Rhodothermia和γ-变形菌纲为DB0-3m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27和0.28),拟杆菌纲为其他3个位置的优势种(在DB3-6m、CK和DS0-3m的相对丰度为0.37、0.26和0.26)。真菌方面,粪壳菌纲为DB0-3m和DS0-3m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27和0.10)。座囊菌纲为DB3-6m和CK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09和0.16);(3)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在4个采样位置存在显著差异。DB0-3m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和DB3-6m较相似,DS0-3m和CK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较为相似;(4)典范对应分析与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胡杨树冠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受到土壤盐分、细根生物量、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影响。其中,土壤盐分的影响最大。综合可知,在胡杨树冠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于胡杨树干下不同距离的位置上存在差异,它是胡杨和土壤之间物质交换、营养流动及微生物的生境选择共同作用的后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负向影响树冠下幼苗的萌发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负向作用使得胡杨树冠下少有植物生长。
推荐文章
喀斯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与植被、土壤的关系
固氮微生物群落
nifH基因
植被恢复
喀斯特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紫茎泽兰
土壤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
外来植物入侵
不同树叶凋落物对人参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人参
凋落物
群落结构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16S
ITS
不同主伐方式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主伐方式
根际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兴安落叶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胡杨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空间和分布的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胡杨 树冠 细菌 真菌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干旱区荒漠
年,卷(期) 202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9-5684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9052911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杨
树冠
细菌
真菌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干旱区荒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