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南海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南海CO2通量问题,对阐明全球碳循环过程,完善全球碳循环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对南海4个典型特征区域(北部陆架、北部陆坡及海盆、吕宋海峡西侧海域和中南部海盆)的海表CO2分压、CO2通量和控制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架海表CO2分压区域差异显著,珠江冲淡水上游低盐区为强碳源,海表CO2分压常年处于超饱和状态,最高值达 405.3~810.6 Pa,下游离岸开阔海域(盐度大于 33.7)冬季海表CO2分压低至35.2~37.0 Pa,为弱的碳汇。南海北部陆坡、海盆受温度调控,暖季是碳源,冷季是碳汇,夏季海表 CO2分压最高达 45.0 Pa,冬季海表 CO2分压最低为 34.7 Pa。吕宋海峡西侧海域碳源/汇受温度、季风和水团等因素影响较大,春季海表CO2分压与大气CO2分压接近于平衡状态,冬季升高至 38.4~47.5 Pa,高于大气 CO2分压。中南部海盆表现为大气 CO2弱或中等强度的源,海 表CO2分压年均值为1.0 Pa。总体上,南海大部分海域在全年尺度上表现为弱的碳源,每年向大气释放(18±10)Tg C的 CO2。虽然南海碳循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缺少长期的现场观测与数据积累。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海—气CO2分压时间序列研究和海—气CO2交换通量的遥感研究。
推荐文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源汇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碳源
碳汇
模型
国内农业碳源/汇效应研究:视角、进展与改进
碳源/汇效应
内部结构视角
双重属性视角
区域尺度视角
种养关联
南海西部夏季冷涡的季节变化特征
南海西部夏季冷涡
季节变化
P-Vector方法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
温室气体
浓度变化
源与汇
全球碳循环
未知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碳源汇的区域与季节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CO2分压 海—气界面CO2 通量 南海 边缘海 控制因素 珠江冲淡水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9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73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0.05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分压
海—气界面CO2 通量
南海
边缘海
控制因素
珠江冲淡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