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尽管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的注气口位置会对气泡在文丘里流道内的碎化特征产生直接影响,但迄今缺乏针对性的深入研究。通过可视化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注气口分别位于喉管处(结构1型)和进水管处(结构2型)时的气液流型、气泡破碎特征以及成泡特性。实验表明,气、液相流量对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内的气液流型影响显著,初始成泡区域随液相流量增加,环状流或泡状流向弹状流转变,而随气相流量增加则由泡状流或弹状流向环状流转变;结构2型微气泡发生器则在此过程中始终为泡状流,其对操作工况的适应范围大于结构1型。在相同工况下,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的成泡Sauter平均粒径小于结构2型,但随着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二者间的成泡平均粒径差值随之减小。分析原因是由于弹状流流型下,延伸至扩张段区域的弹型泡的表面积更大,能量转化率更高,气泡界面失稳碎化的程度更显著。随着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初始成泡体积减小,湍流破碎机理作用占据主导,掩盖了由于界面失稳引起的气泡破碎。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的成泡能耗高于结构2型,并且随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值随之增大。综合来看,结构2型微气泡发生器能够在低能耗下实现高效成泡,面向工程应用将更具优势。
推荐文章
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内单气泡碎化行为的数值模拟
文丘里
湍流
微气泡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破碎机制分析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
减速过程
数值分析
涡流场
静压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输运过程研究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
气泡碎化
空泡份额
漂移流模型
平均直径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气泡碎化特性研究
熔盐堆
气泡发生器
文丘里
气泡碎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注气孔位置对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成泡特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文丘里管 气泡 气液两相流 流型 粒度分布
年,卷(期) 2021,(11)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2-556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H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0438-1157.2021084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丘里管
气泡
气液两相流
流型
粒度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