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对晚更新世以来(~45万)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并与南海北部和南部该时期的浮游有孔虫组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南海浮游有孔虫组合在以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组合面貌为特征的背景下,其不同海区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具有显著差别.在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冷水型分子丰富,具有较高含量的 Globorotalia inflata,Globigerina bulloides 和 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等;南海西部的暖水种、冷水种含量均居中,以Globigerinita glutinata和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高含量为特征;而南海南部则完全以具有高含量的G.ruber,G.sacculi fer和Globorotalia menardii等暖水种为特征.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中,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群落面貌变化较大,南部则相对变化较小、西部变化最小.在间冰期,南海西部 N.dutertrei,G.inflata,G.bulloides,G.glutinata 和 N.pachyderma 等属种含量升高,有孔虫群落显示出上升流区特色.南海不同海区有孔虫特征属种及组合的差异,反映出有孔虫对海洋环境差异响应的敏感性,同时对海区古海洋环境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推荐文章
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
全新世
安达曼海
浮游有孔虫
印度季风
海洋环境
南海北部ODP 1144站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意义
南海北部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氧碳同位素
千年尺度气候波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更新世南海不同海区的浮游有孔虫群落特征差异及环境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区域对比 晚更新世 南海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浮游有孔虫
区域对比
晚更新世
南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季刊
1000-0674
32-1189/Q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