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碳原子在Co(311)表面的吸附和沉积,并对钾(K)助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覆盖度时,碳原子以分散吸附的构型稳定存在,随着碳覆盖度的增加,表面形成二聚体C2.表面碳原子的最大饱和覆盖度为0.875 ML.二聚体C2是最关键的基本单元.在K助剂掺杂后,表面碳物种的吸附均比在纯净钴表面的吸附更稳定.但是K助剂并不改变表面物种的结构及相对稳定性,此时应该是K助剂的电子效应起主导作用.这些结果将为碳沉积及钴的碳化提供有用的理论支持.
推荐文章
Pt∕Cu簇合金表面上H2O与CO吸附的DFT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簇模型
吸附
Pt/Cu 合金
CO在Pt低指数面上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
DFT
Pt
低指数面
CO
化学吸附
碳在钴表面及次表面上的吸附和沉积的理论研究
碳吸附
碳沉积
钴表面
密度泛函
动力学
助剂钾对镍基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生物质
气化
镍基
催化剂
焦油
积炭
助剂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钾助剂对Co(311)面上碳吸附影响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碳吸附及沉积 钴表面 K助剂 密度泛函(DFT)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51/j.cnki.37-1213/n.2002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佐 65 115 5.0 6.0
2 刘绍丽 9 7 2.0 2.0
3 张政 2 0 0.0 0.0
4 侯雪捷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吸附及沉积
钴表面
K助剂
密度泛函(DF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季刊
1004-8820
37-1213/N
16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9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