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以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西坡海拔4200~4400 m区域为研究区,选择苔草高寒草甸(CAM)、嵩草沼泽化草甸(KSM)、林芝杜鹃灌丛(RTS)和雪山杜鹃灌丛(RAS)4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20~40、40~60 cm层次土壤样品,测定SOC、TN、TP、TK含量.[结果]1)SOC、TN、TP含量随土层加深而下降,TK则呈升高趋势(KSM除外),空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51.99%、55.52%、4.55%、18.58%,SOC、TN表聚特征明显,TP、TK垂直变化相对稳定.不同植被类型SOC、TN、TP、TK变化范围分别为53.41~338.72、2.89~15.02、0.57~1.00、5.59~18.22 g·kg-1,CV分别为95.58%、84.57%、26.03%、42.21%.2)土壤C:P、N:P随土层加深而降低(KSM除外),C:N比呈升高趋势,垂直变异系数分别为37.40%、37.39%、12.81%,表明区域土壤TP相对稳定,SOC随土层加深的变化稍滞后于TN.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C:P、N:P分别在13.85~28.16、73.34~553.13、4.26~29.15之间,CV分别达29.11%、108.85%、111.16%,即由植被类型不同造成的立地条件差异深刻影响着土壤C:P、N:P.3)研究区SOC、TN均值分别达139.65、6.74 g·kg-1,显著高于全国0~10 cm土壤平均水平(24.56、1.88 g·kg-1),TP均值为0.73 g·kg-1,略低于我国0~10 cm土壤水平(0.78 g·kg-1).与全球0~10 cm森林土壤的C:N(12.40)、C:P(81.90)、N:P(6.60)水平比较,4种植被类型的C:N、C:P均较高,N:P较低(KSM除外),C:N除RAS外均小于25,表明SOC易分解,KSM的C:P大于200,表明其土壤P的有效性较低,同时KSM的N:P高达29.15,可能存在P限制.4)相关性分析表明机械组成、容重是影响土壤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内在因子,其中C:P、N:P主要与容重、黏粒、粉粒负相关(P<0.01),与砂粒正相关(P<0.01),C:N则主要与pH值负相关(P<0.05),与容重、机械组成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高寒环境下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及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藏东南色季拉山西坡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碳
土壤微生物活性
西藏
藏东南色季拉山沟壑区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色季拉山
全氮
硝态氮
铵态氮
空间变异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坡向土壤养分及肥力研究
急尖长苞冷杉
天然林
坡向
土壤养分
肥力指数
色季拉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色季拉山西坡高海拔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色季拉山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西藏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5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7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21.01.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4)
共引文献  (796)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3(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4(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5(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6(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7(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8(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色季拉山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