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深入剖析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可为玉米抗旱高产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大穗型旱敏感自交系TS141为共同亲本,分别与小穗型强抗旱自交系廊黄和昌7-2杂交,构建了含有202个(LTPOP)和218个(CTPOP)家系的F2:3群体,在8种水旱环境下进行单穗重、穗轴重、穗粒重、百粒重、出籽率及穗长等6个穗部性状的表型鉴定,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其进行单环境和多环境联合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IM法,单环境下在2套F2:3群体间检测到62个穗部性状QTL,其中干旱胁迫环境下检测到38个QTL,进一步在2套F2:3群体多个干旱胁迫环境下检测到10个稳定表达的QTL(sQTL),分别位于Bin1.01–1.03、Bin1.03–1.04、Bin1.05、Bin1.07、Bin1.07–1.08、Bin2.04、Bin4.08、Bin5.06–5.07、Bin6.05和Bin9.04–9.06。采用MCIM法,联合分析定位到54个穗部性状联合QTL,其中24个表现显著的QTL与环境互作(QTL×E),17对参与了显著的加性与加性/显性(AA/AD)上位性互作,其表型贡献率较低。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系统地剖析玉米穗部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且这2套F2:3群体多个环境下检测到的sQTL可作为穗部性状改良的重要候选染色体区段,用于图位克隆或抗旱高产分子育种,但要注重环境及上位性互作效应的影响。
推荐文章
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
大豆
叶片性状
叶绿素含量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大豆
小区产量
农艺性状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水稻永久F2群体抽穗期QTL的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水稻
永久F2群体
抽穗期
QTL
上位性
QTL×环境互作
不同环境下多个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玉米
穗部性状
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性效应
QT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8种水旱环境下2个玉米群体穗部性状QTL间的上位性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穗部性状 QTL QTL 与环境互作 上位性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6-87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9.8305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干旱
穗部性状
QTL
QTL 与环境互作
上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