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荒野"概念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与多重价值,蕴含着生物、社会-经济及象征意义.为了厘清这一概念,1992年,该术语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中.然而,近年来"城市荒野"一词开始流行,使那些重视自然荒野区对地球未来健康与福祉的作用并致力于保护这些区域的人士感到担忧.这种用法还很可能令(现在占全球人口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对"真正的"荒野是什么感到困惑.狭义上,城市不可能拥有严格意义上的"荒野";但荒野的某些元素可以且应该出现在城市内及城市周边地区,从而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基于此,"城市野境"或为更恰当的措辞.因此,本文主张以"城市野境"替代"城市荒野"一词,阐述替代原因的同时列举了城市野境的特征和效益;剖析了"城市野境"的成功案例;阐明野生动物(尤其是捕食者)在城市中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案例说明了将城市居民与野性价值和效益联系起来的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方法论.
推荐文章
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自然保护地
城市野境
荒野
野性
再野化
当代中国城市对荒野审美的呼唤
风景园林
荒野景观
荒野审美观
市居
生态文明
水境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水境
水境规划
生态意义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野境:比"城市荒野"更准确的措辞
来源期刊 景观设计学(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城市野境 城市荒野 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 生物多样性 荒野 城市自然挑战 环境教育 城市中的自然 捕食者—猎物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与评论|VIEWS & CRITICISM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9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R454.6|X37|X176|P578.1|S863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野境
城市荒野
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
生物多样性
荒野
城市自然挑战
环境教育
城市中的自然
捕食者—猎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景观设计学(英文)
双月刊
2095-5405
10-1105/TU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303-3室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