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利用13C和15N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生理生化分析方法,采用盆栽及大田试验,在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设置3种氮肥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5∶3∶2(N1)、3∶3∶4(N2)、3∶1∶6(N3),以及不施氮(N0)处理;研究其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氮碳代谢的影响,并探讨氮肥后移下花后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累积、转运、分配的共性响应机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氮肥运筹对花后氮素利用特征、光合同化物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氮高效品种与氮肥后移量占总施氮量的40%、氮素穗肥运筹以倒四、倒二叶龄期等量追施相配套(N2处理),能促进花后氮素累积,提高剑叶光合速率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叶片、茎鞘、根系、穗各营养器官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累积与转运,进而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为本试验氮高效品种配套的氮肥运筹优化模式。花后不同氮肥运筹下,氮高效品种光合同化物、氮素的累积与转运,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7.78~12.75mg13C株–1、15.14~18.78mg15N株–1;且叶片转运量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1.70~2.93mg13C株–1、2.21~4.55mg15N株–1,茎鞘转运量分别较氮低效品种高1.70~2.93mg13C株–1、0.05~1.14mg15N株–1;而穗部氮高效与氮低效品种13C同化物分别增加31.04~44.68mg13C株–1(占13C总量的42.04%~46.38%)、24.94~34.26mg13C株–1(占13C总量的36.45%~41.36%),15N则分别增加35.56~46.58mg15N株–1(占15N总量的61.82%~82.93%)、27.37~31.57mg15N株–1(占15N总量的58.04%~68.31%)。氮高效品种花后具有强光合碳同化、氮素的协同吸收转运特征,以及碳氮代谢能力,来满足籽粒灌浆期对光合同化物及氮素的利用,是氮高效品种相对于氮低效品种高产、氮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此外,从花后不同器官碳氮比(C/N)变化值综合两品种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来看,N2处理下,齐穗至成熟期叶片、穗部C/N提高幅度与该时期茎鞘、根系C/N降低幅度一致,据此可将C/N作为水稻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同步提高的评价指标,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基于碳氮代谢的水稻氮含量及碳氮比光谱估测
水稻
冠层光谱
碳氮比
植被指数
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的花后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
耐低氮性
玉米
干物质
氮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库大小对水稻不同叶位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水稻
氮素营养
氮素诊断
氮素代谢
库调节
水氮管理模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水氮管理模式
水稻
氮效率
氮素利用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肥后移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碳氮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氮效率 水稻 氮肥 碳氮代谢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7.004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位素示踪
氮效率
水稻
氮肥
碳氮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