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根据西北一熟制灌区土壤养分条件以及马铃薯-大豆系统中作物养分吸收互补的特点,选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大豆品种冀豆12作为试验材料,设置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小区处理最优施肥(OPT:N、P、K分别为180、135、135kghm–2)、最优减N(OPT-N)、最优减P(OPT-P)、最优减K(OPT-K)、最优减1/3N(OPT-1/3N)、最优增1/3N(OPT+1/3N)、最优减1/3P(OPT-1/3P)、最优增1/3P(OPT+1/3P)、最优减1/3K(OPT-1/3K)和不施肥(CK)10个处理。通过2012—2013连续2年大田试验,系统分析N、P、K对套作马铃薯及套作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OPT-N处理与OPT处理套作马铃薯产量差异最大(11653.86kghm–2);OPT-P处理与OPT处理套作大豆产量差异最大(751.55kghm–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影响套作马铃薯、套作大豆产量的最大的因素分别是N和P。随N水平递增,套作马铃薯产量呈现递增的趋势,OPT+1/3N处理产量最高为50231.85kghm–2;套作大豆产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OPT处理产量最高为3373.55kghm–2,方差分析表明,OPT和OPT+1/3N各处理套作马铃薯产量差异不显著,OPT-1/3N、OPT、OPT+1/3N各处理套作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随P素水平增加,套作马铃薯和套作大豆产量均呈现增加趋势,OPT+1/3P处理下套作马铃薯、套作大豆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2430.03kghm–2和3637.13kghm–2,同样在OPT+1/3P处理下,套作马铃薯平均单薯最重,套作大豆有效荚数、每荚粒数及单株粒数均最高,2年平均分别为185.13、74.24、1.87和139.15g。综合考虑薯豆套作产量效应及养分利用效率,OPT施肥方案中,N适宜,P偏低,K偏高。
推荐文章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减量施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大豆
玉米-大豆套作
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氮
干物质积累与转移
籽粒灌浆
产量
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
大豆
套作
带幅比
产量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马铃薯 大豆 套作 平衡施肥 产量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60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7.0059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铃薯
大豆
套作
平衡施肥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