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设置了放蜂距离和放蜂数量对褐飞虱寄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距离放蜂点较近缨小蜂的寄生率较高,距离越远寄生率越低,但距离3 m和5 m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寄生率也随放蜂数量增加而极显著升高,当蜂种与褐飞虱的数量比超过10︰1,寄生率趋于稳定,维持在96%以上.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劳动效率和成本等因素,在田间释放时,放蜂点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5 m左右,蜂种与褐飞虱的数量比应大于10︰1.
推荐文章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在两种稻飞虱上的生殖力及其应用潜能
稻虱缨小蜂
生命表
褐飞虱
白背飞虱
应用潜能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稻虱缨小蜂
信息化合物
形态特征
水稻田条带间作大豆、玉米对稻飞虱和缨小蜂种群数量的影响
作物多样性
间作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稻虱缨小蜂
不同营养源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营养源
稻虱缨小蜂
寿
寄生能力
存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虱缨小蜂的放蜂距离与放蜂数量对褐飞虱寄生的影响
来源期刊 福建稻麦科技 学科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放蜂距离 放蜂数量 寄生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799.2021.01.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虱缨小蜂
放蜂距离
放蜂数量
寄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稻麦科技
季刊
1008-9799
35-1147/S
16开
福州市仓山城门连板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