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磷素营养与大麦品质及产量密切相关,磷高效遗传机制和品种改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由大麦栽培品种Baudin和种质材料CN4079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低磷胁迫(0.02mmolL-1KH2PO4)与正常供磷(0.2mmolL-1KH2PO4)条件下,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素利用效率、磷素吸收效率和干重,以及分蘖数相关的QTL定位,并预测相关位点基因。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表现连续变异,并存在超亲分离。两种磷水平下,共检测到16个QTL,分布在2H、3H和5H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14.1%~28.5%。3H染色体上含有3个磷素利用效率位点,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Baudin,其中Qspue.sau-3H.1和Qrpue.sau-3H与控制磷素吸收效率的Qspae.sau-3H和Qrpae.sau-3H处于同一区段,而Qspue.sau-3H.2与控制分蘖数的位点Qtn.sau-3H处于同一区段。5H染色体上含有3个磷素吸收效率位点,其中Qspae.sau-5H.2和Qrpae.sau-5H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CN4079,且与控制磷素利用效率的Qspue.sau-5H和Qrpue.sau-5H,以及控制干重的Qsdw.sau-5H和Qrdw.sau-5H处于同一区段。在磷效率相关的4个区段中,除Qspue.sau-3H.1所处区间仅含有磷酸代谢与磷脂代谢相关基因外,其他区间均包含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磷酸代谢与磷脂代谢相关基因。
推荐文章
不同磷水平下大麦分蘖期磷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大麦
磷效率
分蘖期
重组自交系
QTL定位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氮、磷、钾利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水稻(Oryza sativa L.)
近等基因系
养分吸收
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多效性
不同磷、钾处理小麦苗期氮营养性状的QTL分析
小麦
重组自交系群体
QTL
氮养分效率
两种磷水平下玉米产量性状的变化及其QTL定位
玉米
低磷胁迫
产量
通径分析
QT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磷水平下大麦分蘖期磷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麦 磷效率 分蘖期 重组自交系 QTL定位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6-175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7.017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麦
磷效率
分蘖期
重组自交系
QTL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