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如其人"这句话能否成立我是一直比较怀疑的,虽然它看上去并非全无道理.比如我们读李白、杜甫的作品,的确能多多少少读出来他们二人各自的个性与样貌,字里行间亦的确有许多细节与他们的仕途遭际、生活境遇相关.反例其实也不少.周作人与胡兰成的文字都很过硬,但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对他们的政治倾向与人生选择很难有一个准确判断.莫言当年也写了不少打油诗,虽然其难以卒读的程度远比不上郭沫若先生在某个年代里的所谓诗歌,但也无疑令人大跌眼镜了.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这些打油诗被人翻找出来,让人实在想不出会是莫言写的,完全谈不上文如其人.倒是莫言自己曾经说过,"好的作家应该写出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作品来",只是不知道这是否就包括了打油诗.
推荐文章
叶芝与乔伊斯对比研究
爱尔兰民族运动
放逐
轮回
象征主义
奥德赛
意识流
叶芝诗歌中的语法隐喻衔接
衔接
叶芝诗歌
隐喻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衔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希金的"混不吝"与叶芝的"通灵术"
来源期刊 文学自由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自由谈
双月刊
1003-2789
12-1015/I
大32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
6-11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