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在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 n=9)、缺血再灌注组(IR组, n=9)、Nec-1+缺血再灌注组(Nec-1+IR组, n=11)。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Nec-1+IR组在再灌注前1 h,再灌注后1、4 8 h腹腔注射Nec-1(1 mg/kg)。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浆及比目鱼肌标本,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肌肉组织显微结构。 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MDA及CK含量升高, 而SOD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IR+Nec-1组相比,IR组MDA及CK含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SOD含量降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Western blot显示Nec-1+IR组RIPK1和RIPK3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光镜下可看到IR组肌肉组织间隙明显水肿,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较Nec-1+IR组及Sham组增多。 结论:坏死性凋亡参与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Nec-1可减轻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推荐文章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肝脏
细胞凋亡
CHO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肾脏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CHOP
神经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中的作用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延迟性瘫痪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及川芎嗪的影响
肺缺血再灌注
肺组织损伤定量检测
细胞凋亡
川芎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坏死性凋亡在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相关作用蛋白 肢体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01411-20200721-0007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坏死性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相关作用蛋白
肢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季刊
2096-1863
10-1411/R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