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发了一种双热电偶差技术来确定细胞内温度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使用2个微纳热电偶(TC)和一个高精度信号采集模块来测量细胞与培养基之间的温度差,并将2个TC的冷端进行连接,避免了基准温度的设置,增强了抗干扰能力.然后,用低噪声电压放大器和数字采集卡对信号进行采样.为验证双热电偶差值法的可行性,对U251电池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检测.2个TC的校准结果表明塞贝克系数约为5 μV/℃,在低电压范围(0~15 μV)内信号采集精度为0.5 μV.研究表明,双热电偶差值法可以消除由于冷结引起的误差,并可以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引起的干扰.细胞温度升高的现象证明了双热电偶差值法可以检测到单个细胞的微小温度变化.因此,双重热电偶差异法可能是一种强大的研究细胞局部生热的技术,有助于探索细胞生热与细胞过程之间的关系.
推荐文章
热电偶温度测量模块硬件性能研究
热电偶
温度测量
抗干扰性
硬件设计
基于钨铼热电偶的接触式爆炸温度测试方法
爆炸温度测试
接触测温方法
钨铼热电偶
冷端补偿
非线性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热电偶
冷端温度补偿
补偿方法
热电偶的选型及误差分析
热电偶
选型
操作
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双热电偶差值法的细胞温度测量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双热电偶 差温法 细胞内温度 纳米技术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Q28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21.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热电偶
差温法
细胞内温度
纳米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