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融科技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国需探索构建具有包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框架.在探索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政府、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消费者四个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探索多维合作治理路径,打造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公众监督"四位一体"金融科技治理新体系;金融监管机构应按照"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创新空间"的路径逐步推进;合理借鉴域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实践,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辅导,构建创新试错容错空间;建立"事前审慎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综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重点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 自主选择权、信息安全权、财产安全与依法求偿权等权利.
推荐文章
混业经营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探析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科技监管路径转换与选择
监管科技
智能化
路径
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及监管探析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监管
金融科技的法律监管探讨
金融科技
法律
监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框架路径探析
来源期刊 金融法苑 学科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风险 合作治理 创新监管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新金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7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科技
金融风险
合作治理
创新监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融法苑
半年刊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
总下载数(次)
393
总被引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