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常规针刺结合浅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常规针刺结合浅针治疗面瘫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方法 选取周围性面瘫门诊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浅针治疗,疗程30 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内眦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2组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Vs均升高,RI均降低(P均<0.05);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2组比较,治疗组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Vs均高于对照组,R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常规针刺结合浅针治疗可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参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面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周围性面瘫疗效判定的一个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研究
周围性面瘫
面动脉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恢复期
多针浅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规针刺结合浅针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福建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 浅针 血流动力学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0,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围性面瘫
针灸
浅针
血流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中医药
双月刊
1000-338X
35-1073/R
大16开
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华佗路1号
34-1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42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