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雪宝顶北麓的黄龙地区新发现的鲕状钙华包壳粒,是高寒区钙华形成环境中产出的一类典型陆相包覆颗粒构造.通过系统采样鲕状包壳粒沉积剖面,并借助常规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揭示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鲕状钙华包壳粒分为同心圆状、同心圆—放射状、薄壁同心圆状3种基本类型,包壳粒核部是由异地的钙华碎屑构成,外壳层是由泥晶与微亮晶方解石纹层围绕核部逐层形成的圈层构造;微观特征显示泥晶层无明显微生物成因发育特征.鲕状钙华包壳粒的微观形态与组构特征反映出壳体中的泥晶圈层可能形成于相对深的静水环境,亮晶圈层可能形成于浅水高能环境,鲕状钙华包壳粒的成因偏于鲕类而非核形石类.
推荐文章
四川华弹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鲕状赤铁矿
重选
强磁选
四川黄龙钙华藻类及其生物岩溶作用
钙华
藻类
生物岩溶
四川黄龙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黄龙钙华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钙华
成因
颜色
形成年代
地表水渗漏
人为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黄龙地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发现及其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关键词 黄龙地区 钙华 包壳粒 圈层构造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岩溶钙华生物作用与生态保育修复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2.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2/karst202101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2)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龙地区
钙华
包壳粒
圈层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