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开发与管理       
摘要:
2012年春季和夏季大潮期间在舟山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布设10个岩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藻类样品采集。经实验室鉴定,春季共采集到36种藻类,其中红藻门19种,绿藻门9种,褐藻门8种,藻类的生物量为899.2~3373.7g/m2,平均值为1835.6g/m2;夏季共采集到23种藻类,其中红藻门12种,绿藻门8种,褐藻门3种,藻类的生物量为300.7~2240.0g/m2,平均值为1067.0g/m2。潮间带底栖藻类以暖温性种类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和夏季潮间带藻类的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分布不均匀,人为干扰较为显著。
推荐文章
基于ArcGIS的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
大型底栖藻类
生物多样性
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马鞍列岛
底栖海藻
优势种
分布特征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小型生物初步研究
南麂列岛
沙滩
海藻
小型生物
丰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舟山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藻类初步调查与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开发与管理 学科
关键词 马鞍列岛 岩相 潮间带 底栖藻类
年,卷(期) 2021,(null)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鞍列岛
岩相
潮间带
底栖藻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开发与管理
月刊
1005-9857
11-3525/P
16开
北京市丰台区马官营家园3号
1984-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3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6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