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碳中和"新目标框架下,我国未来的节能减排路径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加陡峭.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高热值的化石燃料品种,需求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由于资源供应稳定性、价格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安全面临较大的隐患,有必要通过仿真模拟,对"双循环"和"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中长期进口形势和潜在风险进行预判和应对.本文对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资源供应格局、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改进并构建了中国天然气贸易仿真模型,基于天然气供需和基础设施可能的发展路径,设计了有约束优先发展、无约束优先发展、有约束超低碳发展、无约束超低碳发展4大情景,对多情景下我国的天然气中长期进口形势进行数值模拟."碳中和"和"双循环"发展目标促使我国天然气消费于2035—2040年间提前达峰.仿真结果显示,"碳中和"和基础设施去瓶颈将带来更大的保供压力.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量增幅低于消费量增幅,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高企,供应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若2050年前储运设施瓶颈彻底去除,LNG进口将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LNG进口量在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美国和非洲LNG将成为我国LNG长约和现货市场的重要补充.相较而言,管道气进口来源相对固定,且中亚、俄罗斯等管道气供应总量有限.研究还发现,当天然气消费达峰后,市场可能出现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冗余问题,因此建议充分论证能源转型实施路径,发挥天然气的过渡能源优势,维护能源供应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基础设施冗余问题,应提前制定保护性政策,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