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保证精炼渣有较好的脱氧与吸附夹杂物的能力,采取5种顶渣改质剂对无间隙原子钢(IF钢)转炉出钢钢包顶渣进行改质工业试验.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渣成分进行检测,运用FactSage软件对精炼渣粘度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5种改质剂改质后,真空循环脱气(RH)出站时,5炉精炼渣中TFe含量控制在6.46%~7.76%,钙铝比(CaO)/(Al2O3)控制在1.60~1.86,1 600℃时精炼渣粘度在0.057~0.068 Pa·s,导致夹杂降级比为2.10%~12.86%,3号改质剂(48.5%Al-10.2%Al2O3-18.1%CaO-6.0%SiO2-8.0%CaF2)综合性能最合适.采取转炉出钢碳由改进前的0.032%增大至0.045%,优化改质剂用于生产后,RH进站精炼渣中全铁(TFe)控制在7.13%,RH出站渣中FeO控制在5.52%,热轧时因顶渣改质造成的废次比为0.071%,降低了 20.2%.
推荐文章
转炉滑板挡渣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转炉
滑板挡渣
注流渣自动检测
钢包渣层
顶底侧吹转炉炼钢新技术开发生产实践
顶底侧吹转炉
转炉炼钢
搅拌
生产工艺
三钢闽光高硅铁水120t转炉生产实践
高硅铁水
脱硅期
脱碳期
120t转炉应用碳化硅代替硅铝钡脱氧的生产实践
碳化硅
硅铝钡
脱氧剂
炼钢
转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60 t转炉-RH流程IF钢DC06顶渣改质剂优化生产实践
来源期刊 特殊钢 学科
关键词 IF超低碳钢DC06 RH 改质剂 精炼渣 全铁 废次比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Technique and Proces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620.2021.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F超低碳钢DC06
RH
改质剂
精炼渣
全铁
废次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殊钢
双月刊
1003-8620
42-1243/TF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316号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38-1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62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