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西南联大后期在闻一多的发动下,渐渐恢复了民主生气,产生了新诗社,形成了朗诵诗热潮.朗诵诗思潮与民主思潮协同并进,遂成为昆明一场声势浩大的朗诵诗运动.史料表明,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不是重庆等城市朗诵诗运动的继承发展,而是以新诗社为主体的西南联大师生独立探索、锐意推行的结果.在这场朗诵诗运动中,西南联大师生创作了杰出的朗诵诗作品,有的进入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作的行列.因此,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是值得肯定与研究的.把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放在中国现代朗诵诗发展史上,又可以看到这样的历史景观: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上承重庆,下启华北,中出昆明,处于中国朗诵诗运动的关键节点上.因此,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具有独立的地位,且对我国的朗诵诗运动具有中兴的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联大与我国朗诵诗的中兴
来源期刊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新诗社 朗诵诗 中兴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7.06.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南联大
新诗社
朗诵诗
中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7349
45-1410/C
大16开
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197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14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