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7~2019年,明确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对此害虫的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2018年的试验过程中,选取短稳秆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该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是1.2%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为进一步检验这一结论,在2019年,试验采用用量为1740 mL/hm2和2190 mL/hm2的1.2%烟碱·苦参碱,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量2190 mL/hm2的1.2%烟碱·苦参碱的防治效果达到95%,药效持久稳定,所以在双斑长跗萤叶甲田间防治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1.2%烟碱·苦参碱.
推荐文章
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
双斑长跗萤叶甲
越冬卵
空间分布型
分层随机抽样法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园林植物嗜食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双斑长跗萤叶甲
园林植物
毒力测定
化学防治
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治对策
玉米田
双斑萤叶甲
防治对策
辽宁玉米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双斑长跗萤叶甲
生物学特性
危害特点
防治策略
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兴安盟地区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 学科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5.1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708.2021.02.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5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斑长跗萤叶甲
杀虫剂
防治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15-1098/Z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16-3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