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石蜡连续切片方法对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具有较长的子叶节区,几乎占幼苗下胚轴的全部;根端为外始式二原型(或真二原假四原)辐射中柱;子叶节区下部的结构较原始,具有中始式二原型单中柱;中部出现具髓的中始式二原型管状中柱阶段;上部与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极为相似且较短,所以只存在子叶节区茎结构连接区;上胚轴的苗区具有内始式真中柱;由于二球悬铃木幼苗子叶节区结构具有中始式二原型单中柱,子叶为二叶迹;而胚芽起源的营养叶为三叶迹;幼苗子叶节区类型属于顶枝伸长型,结构原始.
推荐文章
干旱胁迫下悬铃木幼苗抗旱性综合评价
悬铃木
抗旱性
持续干旱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法
灰色关联度
三球悬铃木叶的解剖结构
三球悬铃木
解剖结构
3种悬铃木叶结构的差异比较
悬铃木
叶结构
差异
一球悬铃木叶结构的解剖研究
一球悬铃木
解剖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悬铃木 幼苗 子叶节区 系统结构演化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63/j.cnki.22-1123/n.2021.01.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悬铃木
幼苗
子叶节区
系统结构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0-1832
22-1123/N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43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