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水为工作介质,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和非平衡沸腾模型,当流速在0.3~0.7m·s-1范围内、工作压力为4.5MPa、热流密度为2MW·m-2时,数值模拟了内插扭带管和光管管内流动过冷沸腾传热.对比了两种管道的换热系数、气泡份额、流动速度、流场流线、固体组件温度和压降,分析了内插扭带管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较,内插扭带管的换热系数提高约6%~90%,压降增大约200%~250%,得到流速在0.4~0.6m·s-1范围内时内插扭带管的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为1.1~1.3.
推荐文章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
RNG k-ε模型
数值模拟
流动和传热特性
综合传热性能
非均匀加热条件下超临界压力水在垂直管中的传热特性
非均匀加热
超临界压力
垂直管
传热特性
外凸式波节管结合内插扭带复合强化换热性能分析
外凸式波节管结合内插扭带
RNG k-ε
复合强化换热
综合传热性能
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螺旋管内流动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螺旋管
非均匀热通量
传热特性
场协同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均匀加热条件下内插扭带管强化传热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
关键词 内插扭带管 光管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核聚变工程技术|Nuclear Fus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O53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8/j.0254-6086.2021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插扭带管
光管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0254-6086
51-1151/TL
大16开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62-17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