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褐条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发病田块,一眼望去似“火烧状”,一般减产18% ~35%,蔗糖分降低15% ~30%[1].该病于1924年在古巴首次发现[2],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报道发生此病,常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3].在中国,尤其近年,感病品种加上多雨高湿导致褐条病在云南及广西等主产蔗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减产减糖严重[1].
推荐文章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甘蔗
主栽品种
褐锈病
抗褐锈病基因Bru1
抗性
甘蔗新品种(系)苗期白条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与评价
甘蔗
新品种(系)
白条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抗病性鉴定
广西甘蔗新品种区试柳州点7个甘蔗新品种DTOPSIS法综合评价
甘蔗
新品种
DTOPSIS法
区试
综合评价
柳州市
利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
甘蔗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区域试验
桂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条病的抗性评价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RESEARCH NOT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9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432.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6/j.cnki.apps.00047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6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