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揭示原始红松林皆伐恢复演替为60年生的次生阔叶林后,凋落物对淋溶过程土壤养分归还及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的影响,为评价森林生态功能的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典型的原始红松林和皆伐后恢复演替60 a的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样地内选择非林隙且林木通直分布均匀处放置30个体积为1 L的冠层穿透雨收集器,在每个穿透雨收集器附近设置1个凋落物淋溶液收集器.于2017年4—11月期间每隔45 d野外原位收集林下穿透雨和凋落物的淋溶液,以穿透雨为对照,对两者凋落物淋溶液中养分元素、可溶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与原始红松林相比,次生阔叶林凋落物中养分元素溶出总量显著偏低(P<0.05),但不同元素的溶出规律并不一致,两个林型凋落物养分元素的释放高峰多集中于6月和7月;两者相比,原始红松林凋落物中DOM的溶出总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磷(DOP)都极显著偏高,而可溶性有机氮(DON)的溶出量则极显著偏低(P<0.01).两个林型穿透雨中养分元素与DOM的变化规律与淋溶液基本一致.整个实验期间,两种林型的林下穿透雨pH变动范围为5.34~7.21,而凋落物淋溶液pH变动范围为6.37~7.65,凋落物层能对穿透雨的pH进行有效调节.两者相比,原始红松林凋落物层对林内穿透雨的调节作用更大.[结论]原始红松林皆伐恢复演替为60年生的次生阔叶林后,凋落物层在淋溶过程对土壤养分及DOM归还的能力减弱;凋落物层可以对穿透雨的pH进行有效调节,两者相比,原始红松林凋落物层对林内穿透雨的酸缓冲作用更强.
推荐文章
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养分特征研究
原始红松林
大气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养分输入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降雨截留过程
原始红松林
修正的Gash模型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小兴安岭
不同类型原始红松林对降雨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原始红松林
降雨水化学
穿透雨
树干茎流
不同类型原始红松林对降雪融雪过程的影响
原始红松林
降雪
积雪
融雪径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始红松林皆伐后穿透雨对凋落物淋溶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恢复演替 凋落物 淋溶 土壤养分 可溶性有机物 酸缓冲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7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19070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5)
共引文献  (222)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始红松林
恢复演替
凋落物
淋溶
土壤养分
可溶性有机物
酸缓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