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吴亦鼎,新安医家,咸丰年间皖之歙县人,著有《神灸经纶》.本文根据《神灸经纶》的内容对吴亦鼎先生的灸法思想总结如下:①针与灸各有优势,临床上应针灸并用,不可偏颇.吴亦鼎对施灸材料及点火材料有一定的选择,艾以3年陈艾为佳,火最宜取天上太阳之火.②明症辨经.运用经络理论分析记载疾病所属病机和症状,并辨证归经、指导取穴.同时穴有宜忌,明确提出了22个禁灸穴,15个慎灸穴.③热症用灸,从者反治.应用灸法治疗疮痈热毒,并认为在疮疡初起7 d之内,用灸法最佳.④危症可灸.灸有"回生之功",能"起死回生",从而治疗危重疾病.
推荐文章
吴崑《针方六集》学术思想探析
吴崑
针方六集
新安医学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
<肘后备急方>
灸法
文献研究
明代医家马莳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马莳
明代医家
针灸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新安医家汪机、孙一奎“固本培元”学术流派研究
新安医学
汪机
孙一奎
固本培元
学术流派
学术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安医家吴亦鼎灸法学术思想探析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吴亦鼎 《神灸经纶》 灸法 经络 疮疡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流派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9.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1.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亦鼎
《神灸经纶》
灸法
经络
疮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