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CO2的过量排放已威胁到了环境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将其转化为化工原料或生物燃料能够有效缓解由CO2过量排放造成的能源与环境压力.然而CO2的还原过程是非自发且缓慢的,依赖于外部提供的能量和催化剂.如何实现长效的能量供给并针对性开发高性能的催化剂是CO2回收转化技术的重点.利用稳定、清洁的电能作为驱动力,在催化剂的协同下将CO2增值为化学品并实现碳中性循环.这种策略被称为CO2的电驱动还原,在CO2转化方面优势显著.从CO2无机电催化和CO2微生物电合成2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CO2电驱动还原的研究进展.首先,对比和讨论了CO2的无机电催化中不同类型的电催化剂的特性,以及优化和改性的手段.其次,总结阐明了微生物电合成中电极与微生物催化剂之间直接和间接的电子传递方式,并重点讨论了不同电子载体(H2甲酸、天然和人工的氧化还原电子载体)介导的间接电子传递的相关工作.最后总结展望了CO2电驱动还原系统的发展.
推荐文章
循环伏安法研究CO2电还原行为
二氧化碳
循环伏安法
电极材料
修饰的GC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
玻碳电极
CO2电化学还原
修饰电极
钴酞菁
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2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电化学
还原
电极材料
CO2电催化还原制烃类产物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的电驱动还原
来源期刊 化学工业与工程 学科
关键词 CO2还原 电驱动 无机电催化 微生物电合成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反应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M9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3/j.issn.1004.9533.202103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还原
电驱动
无机电催化
微生物电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业与工程
双月刊
1004-9533
12-1102/TQ
16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8-1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