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的城市建设高强度开发占用水系空间,增大了水系污染负荷,导致以黑臭水体为典型的流域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充分研判场地现状、全面开展水环境要素摸排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大、生态基流不足、河底淤积严重、岸线硬化率高等关键问题;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源-网-厂-河"系统理念的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建立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流底质栖息环境优化、多目标生态补水及滨水生态修复的全要素治理技术体系,开展了源头海绵城市建设、管网雨污分流、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生态补水等系列工程.此外,项目进一步推进全域法制化、精细化、智慧化创新管理模式建设.项目实施后,河流水质明显提升,流域内黑臭水体悉数消除,生态系统逐步改善.本项目先行探索的"源-网-厂-河"系统理念可为中国流域水生态修复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推荐文章
广东省山丘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思路探讨
灾害防治
小流域综合治理
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山丘区
沿海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常见灾害及对策 ——以深圳市为例
水环境
综合治理
灾害
防范措施
沿海城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源-网-厂-河系统理念的流域生态修复:以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来源期刊 景观设计学(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流域 茅洲河 "源-网-厂-河"系统治理 黑臭水体治理 生态修复 水环境综合治理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主题实践|THEMATIC PRACTIC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U984|X52|X171.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域
茅洲河
"源-网-厂-河"系统治理
黑臭水体治理
生态修复
水环境综合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景观设计学(英文)
双月刊
2095-5405
10-1105/TU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303-3室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