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层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扩散是致密油储层的主要传质机制.通过了解扩散速率,工程师可以优化现场参数,例如注入时间和生产时间,以提高采收率.在注气吞吐EOR中,油的膨胀、蒸发和凝结对采收率至关重要(Hoffman等,2019).在纳米多孔介质中,这些物理现象是气相和液相之间相互体积扩散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储层条件下的油气扩散测量新技术,即分别使用核磁共振(NMR)一维梯度和实时油膨胀测试来测量储层条件下的油气扩散.本文所有测量均针对Meramec油样品(42.7°API)和不同的甲烷-乙烷混合物注入液进行.在第一种方法中,我们使用由NMR透明材料ZrO2制成的Daedalus?单元(该单元可在高达10,000 psi的内部压力下运行).使用带有Green成像采集和处理软件的Oxford 2 MHz GeoSpecTM光谱仪连续采集NMR1-D梯度曲线.典型实验持续了8天,监测扩散过程中跨油气界面的氢指数(HI)曲线的动态变化.这可以通过直接计算液相中注入物的浓度来提取整体扩散参数.但是,由于在上述设置中温度限制为95°F,因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该实验可在10,000psi和350°F条件下进行.该设计包括一个带有透明窗口的可视单元,可以记录8天时间内的油的膨胀情况.用Fick第二定律拟合得到了速率受限边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在95°F和6,000 psi条件下,当注入速率范围在1-3.7×10-10m2/s时,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油样和甲烷的扩散速率一致.当储层温度为175°F时,在2,500-7,000psi压力范围内,使用三种不同的气体混合物,包括C1、C1∶C2(95∶5摩尔%)和C1∶C2(72∶28摩尔%),测量的扩散系数在10-9-10-10m2/s之间变化.使用纯甲烷作为注入物,测量到的最小混相压力(MMP)为5,500psi,当压力从2,500psi增加到5,500psi时,扩散系数增加250%.在相同压力下,注入气体的富集会增加油气的扩散系数.页岩地层的扩散效率受高基质迂曲度的影响.使用文献中可用的迂曲度值和本研究中测量的油气系统的扩散系数,我们估计在注入的1-6个月中,注入气体只能从裂缝面移动0.2-0.7英尺.低迂曲度和高扩散系数可以提高经济采收率.
推荐文章
测井新技术在玛北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应用
玛北区块风城组
页岩油
测井新技术
岩心刻度测井
关键参数计算
乳化钻井液条件下高温高压气井气体扩散研究
钻井液
乳化液
高温高压
水平井
气藏
高温高压条件下射孔效能试验研究
射孔枪
射孔弹
射孔穿深
高温高压
射孔效能
试验研究
超高温射孔弹高温高压条件下穿深性能试验研究
射孔技术
超高温射孔弹
高温
高压
穿深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气扩散测量新技术在页岩油储层注气吞吐EOR项目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