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BiOCl纳米片,共沉淀法制备Ag2 CO3和复合催化剂Ag2 CO3/BiOCl,研究各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确定Ag2 CO3与BiOCl的最佳配比,并通过表征分析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Ag2 CO3与BiOCl的质量比为50%时,Ag2 CO3/BiOCl异质结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效率最高,其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是BiOCl和Ag2 CO3的6.79和12.58倍.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证明,Ag2 CO3的加入使Ag2 CO3/BiOCl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加,拓宽了光响应范围.XPS价带谱证明,调控后的BiOCl纳米片能带位置上移.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SR)证明,其主要活性物种是·O2-、h+和·OH,从而推断Ag2 CO3与BiOCl构成Z型异质结,相比Ⅱ型异质结拥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O2)和OH-,大大提升了光催化效率.
推荐文章
Ag2CO3/Ag/g-C3N4 Z-型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RhB
Ag2CO3/Ag/g-C3N4
Z-型光催化剂
可见光
光催化活性
BiOCl/g-C3N4异质结催化剂可见光催化还原CO2
催化剂
二氧化碳
还原
可见光
异质结
氯氧化铋
类石墨氮化碳
重构法制备BiOCI/ZnAI-LDHs可见光催化剂
水滑石
可见光催化剂
BiOCl
罗丹明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型Ag2CO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工业催化 学科
关键词 催化化学 BiOCl Ag2CO3/BiOCl Z型异质结 能带调控 可见光催化 罗丹明B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催化剂制备与研究|Catalyst Preparation &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34|O643.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21.04.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化学
BiOCl
Ag2CO3/BiOCl
Z型异质结
能带调控
可见光催化
罗丹明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催化
月刊
1008-1143
61-1233/TQ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西北化工研究院
52-20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4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