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冠疫情爆发后,媒介中的"口罩"被赋予了特殊的符号意义与社会功能.作为公众急需物资,"一罩难求"成为此次疫情爆发初期的真实写照.《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下称@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发布的口罩文本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这一平台在疫情期间发布的口罩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可以归纳出知识与情感两种话语轨道:媒体和专家主导着口罩的知识体系建立,通过反复涌现态度导向名词、树立反面事例等方式,媒体和专家共同将"戴口罩"形塑成了"最重要的一招",公众自觉将口罩知识深入生活,个人行为从而接受规训.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在新冠疫情这场互动仪式中,通过口罩使群众产生了共享情感和认知体验.这些情感体验有利于促成群体团结、个体能量、道德感,以及具有标识性且能形成凝聚力的符号,从而进一步助力"抗疫".
推荐文章
论《人民日报》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人民日报》
“大跃进”运动
影响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传播特色分析
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
传播特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知识与情感的"口罩"话语:基于对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的文本考察
来源期刊 新闻春秋 学科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话语分析 口罩 知识 情感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传播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21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018.2021.03.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冠疫情
话语分析
口罩
知识
情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春秋
双月刊
2095-4018
10-1063/G2
大16开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705
2-897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