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3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28 例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8例,女性40例,年龄(41.78±14.22)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46例)和保守治疗组(82组)。对SMVT患者的病例特点、症状体征、住院诊治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28例SMVT患者中,急性发病者(发病<14 d)98例,急性患者中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46 比 59/82, χ2=1.734, P=0.100)。有症状患者125例;其中手术治疗组中恶心(54.35% 比 29.27%, χ2=7.845, P=0.005)、呕吐(52.17% 比 28.05%, χ2=7.381, P=0.007)、腹胀(54.35% 比 32.93%, χ2=5.606, P=0.018)、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9.13% 比 17.07%, χ2=7.647, P=0.006)、反跳痛(78.26% 比 35.37%, χ2=21.690, P<0.001)、腹肌紧张(67.39% 比 21.95%, χ2=25.750, P<0.001)、移动性浊音(32.61% 比 9.76%, χ2=10.440, P=0.001)以及呼吸急促(13.04% 比 2.44%, P=0.017)、心率增快(45.65% 比 12.20%, χ2=17.970, P<0.001)、血压降低(18.70% 比 1.22%, P=0.036)比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手术治疗组中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比例较高(15 比 0, P<0.05)。118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组全部接受抗凝治疗。43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46例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急诊手术占91.30%(42/46),手术方式主要为剖腹探查及坏死肠段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感染(6.52%,3/46)、切口感染(6.52%,3/46)。7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6±27.91)个月。随访期内肠梗阻10例,肠缺血5例,消化道出血4例及短肠综合征6例。非SMVT相关死亡5例,均为保守治疗患者。 结论:SMVT如出现高度怀疑肠坏死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或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性液体,应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肠管或挽救缺血肠道。早期抗凝治疗对于缓解病情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48例诊治分析
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
回顾性研究
诊断
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7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上静脉
血栓形成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肝素
抗凝药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八例诊治分析
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价值
肠系膜上静脉
血栓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01411-20210505-0004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季刊
2096-1863
10-1411/R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