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湖凹陷戴南组储层总体为一套中低孔-中低渗碎屑储层,次生孔隙是本区最有效、最重要的孔隙类型,而搞清次生孔隙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成为下一步有利储层预测的关键.文中综合利用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参数等资料,对戴南组储层的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溶蚀作用的发育条件入手探讨了次生孔隙的成因,以期为下一步有利储层预测和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认为,金湖凹陷戴南组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受沉积相带控制,储层类型复杂,以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不同地区岩性存在差异.根据岩性三角图,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戴南组砂岩孔隙度峰值分布在12.0%~14.0%,渗透率峰值分布在1~10 mD.不同沉积环境和地区储层物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储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约19.4%,平均渗透率约134.2 mD,岩性以细砂岩为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中部.扇三角洲物性次之,平均孔隙度约12.5%,平均渗透率约6.2 mD,岩性以含砾不等粒砂岩为主,位于桐城断裂带东南部便1井附近.滨浅湖亚相的储层物性最差,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约8.3%,平均渗透率约2.3 mD.戴南组储层孔隙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以次生粒间溶蚀孔隙为主.溶蚀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粒间溶孔多由粒间碳酸盐胶结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等溶蚀后形成,粒内溶孔主要是长石及碳酸盐岩屑被选择性溶解而形成,可见白云石晶粒溶解留下的铸模孔.戴南组储层中的原生孔隙相对较少,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后的残余粒间孔的形式存在,发育于埋藏较浅的井如新庄1井、关1-1井.戴南组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总体上,在浅于约1100 m,储层主要处于早成岩A阶段,以原生孔隙为主.在1 100~1 500 m,储层处于早成岩B阶段,形成混合孔隙段.超过1 500 m,储层进入中成岩A阶段,原生孔隙消失殆尽,基本上以次生孔隙为主.戴南组储层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第一次生孔隙发育带在1 200~1 600 m,分布于埋藏相对较浅-中等的井区;第二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在1 800~2 800 m;第三次生孔隙发育带在2 900~3 000 m左右.第一、二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的绝对值较大,说明溶蚀作用较强.戴南组储层次生孔隙发育与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物的溶蚀及长石碎屑和碳酸盐岩岩屑的溶蚀有关.烃源岩成熟排烃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碳酸盐胶结物发育提供了次生孔隙发育的物质基础;长石的溶蚀对次生孔隙发育有一定的贡献;次生孔隙的形成与黏土矿物的相互转化有一定的关系;断裂活动进一步促使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推荐文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储层动力学特征
高邮凹陷
古近纪
储集层
动力学
次生孔隙
储集性能
改善
岩性油气藏
济阳坳陷古近系储层孔隙类型与次生孔隙成因
济阳坳陷
古近系
孔隙类型
次生孔隙及其发育演化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孔隙度演化规律
泥页岩
孔隙特征
页岩气
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戴南组成岩阶段划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成岩阶段划分
镜质体反射率
埋藏史曲线
孔隙演化
戴南组
金湖凹陷
苏北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古近系戴南组孔隙演化及次生孔隙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地学前缘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孔隙类型 次生孔隙 孔隙演化 控制因素 戴南组 金湖凹陷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致密/页岩储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20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45/j.esf.sf.2020.5.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0)
共引文献  (224)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8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隙类型
次生孔隙
孔隙演化
控制因素
戴南组
金湖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学前缘
双月刊
1005-2321
11-3370/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