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胆固醇在动脉壁内膜沉积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1, 2].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炎症因子是血液促凝、形成斑块的主要原因[3, 4],而斑块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1],这是一个损伤与修复并存的过程[5].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脂蛋白在动脉壁蓄积后引发的炎症反应[2];斑块是否会变得不稳定,目前依然是临床研究的难题[6].研究证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斑块纤维帽和胆固醇结晶所影响的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稳定斑块并降低易损性,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治疗手段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但大部分都存在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光动力治疗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型治疗手段,能通过注射光敏剂、外源性激活光敏剂的方法选择性地使斑块病变细胞发生凋亡,以此实现使斑块减小、炎症消退的目的,从而稳定斑块,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推荐文章
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造影
稳定性
诊断价值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动力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的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429.2021.02.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季刊
1674-7429
11-9303/R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