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航磁、地震剖面、钻井及地表地质资料,确定四川盆地东部涪陵-石柱-建南地区始于震旦纪就发育一个大型继承性古隆起.航磁异常图显示石柱地区存在一个北西西向的近椭圆形的正异常.地震及深部钻井资料揭示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由周缘向涪陵-石柱-建南地区超覆沉积;灯影组厚度显示石柱地区最薄,向周围增厚,导致地层厚度变化的古隆起边界受基底正断层控制.区域地质资料则显示控制古隆起的基底断裂对后期川东高陡背斜带的轴迹偏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古隆起平面上近椭圆状、东西方向延伸,面积约2.4×104 km2.结合古隆起发育特征,运用构造复原方法重建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分为3个时期:古隆起形成于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期;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持续隆起,至燕山期前古隆起的隆起范围、存在范围变化不大;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被改造,古隆起分割成焦石坝、建南两个高点.涪陵-石柱-建南古隆起的形成主要受到北东-南西向伸展作用的控制,从而形成古隆起边界的堑垒式构造组合,可能兼有同期隐伏花岗岩侵位的影响.涪陵-石柱-建南古隆起古今构造叠合,在油气勘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新认识及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
川中古隆起
北斜坡
震旦系—下古生界
天然气勘探突破
勘探潜力
JT1井
PT1井
四川盆地达州-开江古隆起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达州-开江古隆起
震旦纪-早古生代
继承性隆起
油气成藏条件
天然气勘探区
四川盆地基准井勘探历程回顾及地质效果分析
四川盆地
基准井
蓬基井
威基井
女基井
川中地台
油气勘探
地质效果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的两重性
四川盆地
加里东期
印支期
古隆起
油气成藏
勘探有利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涪陵-石柱-建南大型古隆起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涪陵-石柱-建南古隆起 震旦纪 早寒武世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95,40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21.04.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涪陵-石柱-建南古隆起
震旦纪
早寒武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