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类"概念揭示人本质.学界对这个概念评价不一:广松涉认为,青年马克思的"类"概念停留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水准,《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从异化论逻辑向物象化论逻辑的飞跃;而望月清司认为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早就超越了以往哲学,既克服了"类"的抽象性,又沿袭了"类"之普遍性视角.实际上,经马克思改造后的"类"概念充分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中,一方面,马克思借助异化的具体化,克服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类"概念;另一方面,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类"哲学结构之实体性的基础上,开拓出对人本质认识的新视域.
推荐文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启示录
《德意志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理论及现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交往理论
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类概念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类" 费尔巴哈 望月清司 广松涉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Research on Classical Works of Marxism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
"类"
费尔巴哈
望月清司
广松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