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和Twis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特点,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PTC和30例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2 cm)的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PBX3和Twist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鲜组织中PBX3和Twist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PTC中PBX3和Twist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二者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TC组织中PBX3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C组织中PBX3和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44/60)和68.33%(41/60),癌旁组织分别为16.67%(5/30)和13.33%(4/30),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伴有包膜侵犯、淋巴结发生转移和III~IV期PTC组织中PBX3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无包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及I~II期PTC组织(P<0.05).包膜是否侵犯、淋巴结是否转移及I~II期和III~IV期PTC组织中Twist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差异(P<0.05).PBX3和Twist蛋白在PTC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400,P<0.05).结论:PTC组织中PBX3和Twist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出现上调,其异常高表达与PT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PBX3和Twist的表达呈正相关,表明二者表达变化可能在PTC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推荐文章
CXCR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CXCR7
免疫组化
CLOCK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LOCK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昼夜节律
甲状腺乳头状癌nm23 p21表达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
nm23
p21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BX3和Twist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Twist 实时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5.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Twist
实时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