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CT图像的不锈钢Fletcher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对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治疗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直接修改患者原后装治疗计划的offset值以模拟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为±1 mm、±2 mm和±3 mm时的剂量分布.统计HR-CTV和IR-CTV的D100、D90、D50、V200、V150、V100和V90,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1cc、D1cc、D2cc和D5cc,以及适形指数,分析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对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治疗的剂量学影响.结果:对CTV评价参数,HR-CTV和IR-CTV的相关DVH参数的偏差随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的增大而增大(P<0.05);相同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条件下,HR-CTV的相关DVH参数偏差随体积或剂量的增大而增大(P<0.05),IR-CTV的剂量参数偏差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P<0.05),而体积参数偏差随剂量的增大而减小(P<0.05).对OARs评价参数,OARs的剂量偏差随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的增大而增大(P<0.05);相同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条件下,不同危及器官的剂量偏差变化有所不同:膀胱的剂量偏差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P<0.05);直肠和乙状结肠的剂量偏差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P<0.05);小肠的剂量偏差和体积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R-CTV D90、IR-CTV D90、膀胱D2cc、直肠D2cc、乙状结肠D2cc、小肠D2cc,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为2 mm时,剂量偏差分别为3.58%、2.84%、3.4%、3.47%、3.99%和2.10%.结论:推荐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控制在±1 mm.日常临床工作中,CT扫描层厚最好不要超过3 mm.
推荐文章
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分布特点
宫颈癌/腔内后装
固定型腔内施源器/标准型腔内施源器
剂量分布
宫颈癌后装治疗宫腔内补量照射剂量学研究
后装/放射治疗
剂量学
子宫颈癌
宫颈癌三维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IMRT
PET
宫颈癌二维与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剂量学的比较研究
宫颈癌
二维近距离治疗
三维近距离治疗
剂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施源器顶端重建偏差对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施源器重建 剂量学 近距离治疗 宫颈癌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1.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施源器重建
剂量学
近距离治疗
宫颈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