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连续82例STEMI并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以1:1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麝香通心滴丸组(入院后立即口服麝香通心滴丸6丸,次日起2丸/次,每日3次,持续30 d).测定PCI前及术后7 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PCI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相近(P均>0.05),术后7 d时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麝香通心滴丸组炎性因子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大(P均<0.05).两组PCI前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差异,术后7 d左心室容量无显著变化,但LVEF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30 d时,两组患者LVESV和LVEDV均较术前明显减低,LVEF较术前明显增高,且麝香通心滴丸组LVEF改善的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STEMI患者的炎性反应及左心功能,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上述作用.
推荐文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不同胰岛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高胰岛素血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呈色分级
微循环灌注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麝香通心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有益作用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炎性因子 左心功能 麝香通心滴丸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21.02.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炎性因子
左心功能
麝香通心滴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