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喷砂、激光等不同机械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4 mm×4 mm×6 mm尺寸的长方体瓷块80件,按空白对照及喷砂、Er:YAG激光、Nd:YAG激光、飞秒激光等不同表面处理方式随机分成5组(A~E组,n=16).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轮廓仪测量粗糙度.用树脂粘接剂将瓷块与制备好的50块牙本质平面粘接,万能实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体式显微镜下分析界面破坏模式,使用SPSS 2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扫描电镜图像显示,不同处理后的氧化锆表面微观形貌改变显著.粗糙度值从大到小分别为:B组(1.29±0.25)μm,E组(1.05±0.20)μm,C组(0.66±0.11)μm,D组(0.49±0.11)μm,A组(0.34±0.07)μm,B组与E组大于其他任意组别(P<0.05).剪切强度值从大到小分别为:E组(10.87±2.67)MPa,B组(8.90±1.52)MPa,C组(6.10±1.36)MPa,D组(5.69±1.01)MPa,A组(4.21±0.90)MPa,E组与B组大于其他任意组别(P<0.05),且E组大于B组(P<0.05).不同表面处理后的粗糙度值与剪切粘接强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粘接强度值随着粗糙度值变化而变化,两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匹配.结论 飞秒激光和喷砂可显著粗化氧化锆表面,使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剂粘接时形成充分的微机械嵌合作用,可显著提升粘接强度,且飞秒激光提升程度最大,是一种有前景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