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托罗家寨隧道工程,采用现场勘探、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塌方灾害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风化花岗岩具有明显遇水强度软化、崩解特性、水稳定性差特征.罗家寨隧道塌方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下穿的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埋深较浅,风化严重、水稳定性差,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丰富,导水通道发育,同时具备洼地状汇水负地形,而在超前支护措施不合理的情况下就开挖施工,加之前期地质勘察不准确及超前地质预报不到位而选取的不合理开挖方法,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在施工扰动和水的软化共同作用下,掌子面局部首先出现崩解破坏,随后迅速扩展演化而发生失稳破坏,最终导致塌方灾害的发生,并造成地表塌陷.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时调整了开挖方法和超前支护措施等关键致灾因子,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贯穿.
推荐文章
海底隧道风化花岗岩流变试验研究
海底隧道
风化花岗岩
三轴流变试验
蠕变特性
强风化花岗岩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及参数反演
海底隧道
强风化花岗岩
本构模型
反演分析
强风化花岗岩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Ⅱ):工程应用
海底隧道
本构模型
软弱围岩
施工方法
浅谈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施工难点及防护
全强风化
花岗岩地层
隧道施工
难点
防护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塌方灾害致灾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土工基础 学科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全强风化花岗岩 塌方机制 孕险环境因素 致灾因子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8,2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5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全强风化花岗岩
塌方机制
孕险环境因素
致灾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工基础
双月刊
1004-3152
42-1151/T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