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中的MSCT漏诊原因,以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结肠镜、病理、肿瘤长径、发病部位、MSCT表现、漏诊及其原因;按是否漏诊分为漏诊组与未漏诊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肿瘤漏诊率、肿瘤大小以及MSCT与结肠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7例患者手术证实均为双原发癌,其分布为:右-右半结肠组3例,右-左半结肠组1例,右-直乙状结肠组5例,左-直乙状结肠组2例,直乙状结肠组6例;术前MSCT检查漏诊肿瘤10处(29.4%,10/34),其中近端肿瘤6处(升结肠、乙状结肠各2处,结肠肝区、横结肠各1处),远端肿瘤4处(横结肠2处,结肠脾曲、乙状结肠各1处),漏诊原因包括:技术因素、肿瘤形态、体积、病理因素及肠套叠.结肠镜检查漏诊1处(2.9%,1/34),原因为远端肿瘤致肠腔狭窄,肠镜探头无法通过.以肿瘤病灶为分析对象,肿瘤病理对漏诊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黏液腺癌和腺瘤恶变的漏诊率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T漏诊肿瘤的长径为2.5 cm(1.5,3.0),未漏诊肿瘤的长径为4.0 cm(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1,P=0.041).CT诊断符合率为70.6%(24/34),肠镜诊断符合率为97.1%(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将10处漏诊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最主要的原因为技术因素、肿瘤形态.结论: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并不少见,诊断者应考虑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可能,完善CT检查技术,提高对不典型肿瘤及病理改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