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以及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和凝血功能结果,根据进程分初治、缓解、进展组;根据治疗分硼替佐米、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参芎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D-二聚体>500 ng/mL患者在初治、缓解、进展组中分别占41%、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硼替佐米患者,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延长(P<0.05);使用来那度胺患者,化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P<0.05);使用沙利度胺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使用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患者D-二聚体下降(P<0.05);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患者治疗后PT较前延长(P<0.05).以沙利度胺为基础的治疗后FIB升高(P<0.05).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后D-二聚体下降(P<0.05).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PT较治疗前延长(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常出现高凝状态.硼替佐米及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对本病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沙利度胺及来那度胺在治疗中使患者易出现高凝状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凝状态.
推荐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损害
相关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种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 参芎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肿瘤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9.039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
参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